梅园新村纪念馆:探寻革命足迹,传承红色精神

旅游 0

wKgE2l0Bi-SAZGBjAAWUw8tBmgQ88.jpg

CoUBUmGPuXGAb_SOAC7SgcjiTjs925.jpg

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城东长江路东端,有一片宁静而庄重的区域 —— 梅园新村。这里坐落着一座意义非凡的纪念馆 —— 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它宛如一座历史的丰碑,承载着一段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革命岁月,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革命先辈们的足迹,感受那段热血沸腾的历史,传承伟大的红色精神。

历史溯源:国共谈判的关键见证
1946 年 5 月至 1947 年 3 月,中国正处于历史的关键转折点,国内局势紧张,和平的曙光亟待争取。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肩负着全国人民的期望,毅然进驻梅园新村,与国民党政府展开了为期 10 个月零 4 天的艰难谈判。在这期间,中共代表团坚定地执行党中央的指示,在国统区的核心地带,广泛地领导和开展爱国民主运动。他们凭借着卓越的智慧、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与国民党的反动势力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成功揭露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团结争取了众多民主人士,教育了广大人民群众,为加速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迎接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坚实基础。梅园新村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政府谈判的最后一站,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一座永远矗立在人们心中的历史丰碑。
馆区构成:旧址与陈列的有机融合
梅园新村纪念馆占地面积 4600 平方米,由中共代表团办事处旧址、国共南京谈判史料陈列馆、周恩来铜像、周恩来图书馆等多个部分组成,是近现代历史遗迹及革命纪念建筑物的完美融合。中共代表团办事处旧址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梅园新村 17 号、30 号、35 号。这三处旧址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那段艰苦斗争岁月的真实写照。
梅园新村 30 号
梅园新村 30 号是周恩来、邓颖超办公和居住的地方。踏入这座占地面积 431.75 平方米、建筑面积 361.1 平方米的院子,仿佛时光倒流,当年的场景历历在目。这里有二层楼房 3 幢,共 18 间。主楼楼下设有办公室、会客室、卧室、餐室等,楼上设有机要科等重要部门。为了防止特务的监视和破坏,中共代表团巧妙地将院墙加高了一倍,并在传达室和后边西晒台上各加盖了一层小楼。院内的翠柏、石榴、铁枝海棠、葡萄和蔷薇,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生机勃勃,它们都是当年中共代表团留下的,仿佛在默默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整个院内依然保持着原来的风貌,让人深切感受到革命先辈们在艰难环境中坚守信念、顽强斗争的精神。
梅园新村 35 号
梅园新村 35 号是董必武、李维汉、廖承志、钱瑛等同志办公和居住的地方。这座占地面积 155.25 平方米、建筑面积 192.1 平方米的住所,由砖木二层楼房 1 幢和砖木平房 2 座组成,共 11 间。楼房楼下是董必武、廖承志办公和居住的地方,楼上则是李维汉、钱瑛的工作和生活区域。为了工作的方便与安全,中共代表团将与梅园新村 31 号特务监视站相通的原有大门堵死,在东边新开了一个小门,与梅园新村 30 号相通,并在小院内两边加盖了两座小平房,以此巧妙地挡住 31 号特务的视线。东边平房作为政策研究室办公室,西边平房则是警卫室。在这里,革命先辈们日夜操劳,为争取和平、推动革命事业的发展付出了艰辛努力。
梅园新村 17 号
梅园新村 17 号是中共代表团办事机构的所在地,占地面积 502.13 平方米,建筑面积 725 平方米。这里有砖木三层楼房 1 幢、二层楼房 2 幢以及砖木平房 2 座,共 29 间。其中,北边一幢楼房是核心办事机构所在地,楼下设有小会议室、新闻组、抄报室、第十八集团军驻京办事处处长办公室,楼上设有电讯组、外事组、军事组、党派组和妇女组等,各个部门有条不紊地运转,为中共代表团的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南边楼房是工作人员的宿舍,楼下是饭厅,中共代表团常在这里举行大型记者招待会,向外界传达中国共产党的立场和主张,揭露国民党的反动行径,争取舆论支持。
特色景区:凝固历史的艺术呈现
国共南京谈判史料陈列馆
陈列馆位于梅园新村街道西侧,占地面积 2200 平方米,陈列面积 1000 平方米。这座富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建筑,采用传统的四合院格局,周围颇具民族风格的老虎窗、石刻透空窗,尽显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山墙上变形组合的马蹄莲,正面墙上变形梅花等艺术品,象征着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处变不惊、从容机智的大将风度和傲霜斗雪、蔑视强权的坚强意志。西墙上现代抽象意味的浮雕式老虎窗和对当年监视、跟踪、盯梢的特务眼睛进行艺术夸张的现代镜面窗,与马路对面钟岚里国民党军统监视站相呼应,生动地再现了代表团当年所处的险恶环境。进入陈列厅,正中一座高 6.5 米、宽 3.3 米的大型汉白玉浮雕格外引人注目,它是整个展厅的视觉中心。浮雕上镌刻着中共代表团领导成员和部分工作人员的群像,浮雕上的风云图案表明他们都是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整个画面成反 S 形,象征着中国共产党人走过的曲折漫长的道路和我党事业后继有人。馆内以国共南京谈判史为线索,运用声、光、电等现代化的陈列展示手段,展出 200 多幅(件)珍贵历史照片、一级文物,生动地展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让游客仿佛置身于当年的谈判现场,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们为国家和人民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
周恩来铜像
周恩来铜像位于露天庭院的正面墙前,高 3.2 米,重 900 公斤。这座铜像以周恩来同志当年步出梅园新村 30 号大门的照片为原型,经过精心雕琢,神、形兼备,完美地表现出周恩来坚定、沉着、机智、从容的革命家形象。铜像背后树立着高大的汉白玉拱门,在接近铜像处有一组铁花拱圈门头线,是以中共代表团原址 30 号大门为原型,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设计的,使参观者倍感亲切熟悉。站在铜像前,仿佛能看到周恩来在龙潭虎穴中,谈笑风生出入梅园、紧张工作的情景,让人不禁对革命先辈的伟大人格和卓越智慧肃然起敬。
周恩来图书馆
周恩来图书馆于 1998 年江苏省暨南京纪念周恩来百年诞辰时建成开馆,位于陈列馆北面,梅园新村 30 号的西南角,占地面积 855 平方米,建筑面积 1280 平方米。它由民国初期四幢民居式小楼改建组合而成,分上下两层,内设展厅、阅览厅、音像资料厅、采编室、书库等。图书馆馆名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宋平题写,主要收藏周恩来的论著、文献、照片、音像资料以及介绍他的生平、思想的书刊、资料等,现藏书数万册。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的指导下,这里成为全国第一家周恩来图书馆资料研究中心,为研究周恩来的生平事迹和思想提供了丰富而珍贵的资料,也为广大游客深入了解周恩来的伟大贡献提供了重要平台。
教育意义:传承红色基因的精神殿堂
梅园新村纪念馆作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国家二级博物馆,肩负着重要的教育使命。针对每年接待中小学生占观众总数四分之一的特点,纪念馆采取了直观教育法,把中共代表团在梅园新村的斗争故事结合中小学有关课本编成儿童讲稿,制作了幻灯片为学生讲解和放映,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同时,与有关单位拍摄、录制了《中共代表团在南京》《梅园风范》等录像片,通过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吸引了众多中小学生。多年来,纪念馆积极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提供支持,对组织来馆参观的学校优先安排,对来馆举行活动的学校、单位提供优质服务,给予具体指导协助,使这些活动顺利进行,取得良好的效果。此外,纪念馆还满腔热情地积极做好失足青年的挽救工作,热情周到为残疾人服务。平时,十分重视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主动走向社会,搞好上门服务,尤其为因受各种客观条件限制不能来馆的单位和群众、中小学生创造条件、提供服务。讲解员携带着幻灯片和拍摄的相关录像片,巡回到中小学尤其是一些边远地区的学校,为学生放映、宣讲,每年开展这类宣讲活动达 40 余场,受教育的学生 6 万人次。为配合江苏省教委组织的中小校 “读书、演讲” 和南京市教委组织的中小学生定点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活动,纪念馆编写了《南京市中小学生参观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的教案》和《梅园新村纪念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管理办法》,并编写了《梅园的故事》一书,成为中小学生参观学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优质教材,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游玩攻略
开放时间与门票信息
纪念馆全年开放,开放时间为 8:00 - 17:30 ,且免费向公众开放。游客可以在规定时间内自由前往参观,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交通指南

公交:可乘坐多路公交车到达,如乘坐 34 路、201 路、202 路等,在大行宫东站下车,步行即可到达梅园新村纪念馆。公交出行经济实惠,且能沿途欣赏南京的城市风光。

地铁:乘坐地铁 2 号线或 3 号线,在大行宫站下车,从 3 号口或 5 号口出站,步行几分钟即可抵达。地铁出行方便快捷,不受交通拥堵影响,是较为推荐的出行方式。

自驾:自驾游客可导航至梅园新村纪念馆,周边设有停车场,但在旅游旺季,停车位可能较为紧张,建议提前规划好出行时间,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更为便利。

游玩路线推荐
从纪念馆大门进入,首先参观国共南京谈判史料陈列馆,通过馆内丰富的展品和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全面了解国共南京谈判的历史背景、过程和重要意义。接着前往周恩来铜像广场,瞻仰周恩来铜像,感受革命先辈的伟大风采。随后依次参观梅园新村 30 号、35 号、17 号中共代表团办事处旧址,深入了解革命先辈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体会他们在艰难处境中坚守革命理想的坚定信念。最后,可前往周恩来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深入了解周恩来的生平事迹和思想。整个游玩过程大约需要 2 - 3 小时,游客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灵活调整路线。
游玩小贴士

纪念馆内庄严肃穆,参观时请保持安静,遵守馆内规定,不要大声喧哗,不要触摸文物展品。

馆内有专业的讲解员提供讲解服务,游客可跟随讲解员的讲解,更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和背后的故事。如果错过讲解时间,也可扫描展品旁的二维码,获取语音讲解。

可以携带笔记本和笔,记录下自己的参观感受和重要信息,以便日后回顾。

周边有许多南京特色小吃店,参观结束后,游客可以品尝鸭血粉丝汤、盐水鸭、梅花糕等南京特色美食,感受南京的饮食文化。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参考,请与24小时之内删除 软件无法下载或下载后无法使用,请点击报错,谢谢!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文章目录